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行业资讯

预计明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低空产业如何展翅翱翔?
时间:2024-11-12   访问量:46


11月7日,江苏苏州正式启动了长三角低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加快推动建设长三角地区低空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新高地。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低空经济整体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

R-C.jpg

强化低空产业长三角区域联动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正成为低空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长三角低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工作机制的启动,标志着该区域在推动技术装备、创新平台、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协同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是推动长三角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长三角将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打造低空装备制造、特色应用示范、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创新及人才发展四大高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模式。

“推进长三角低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重点从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贯通三个方面发力,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加快形成战略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建立更加便捷的现代化低空物流和交通运输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

芜湖湾沚区航产中心主任张文昌表示,芜湖正在打造临空低空经济“新发地”。2023年,芜湖开通芜湖直达黄山、江西上饶、浙江建德三个旅游城市的全省首条低空短途运输航线;今年陆续开通区域物流配送航线。累计批复临时空域12批次、临时航线20多条,联动建设起降点、飞行营地,打造低空“走廊”,日平均飞行接近百架次,形成低空运营生态链。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赴上海机场集团、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调研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情况时指出,一是要落实低空经济行动方案。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建设,积极利用铁塔基站等优势资源,全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二是要强化长三角区域联动。充分发挥虹桥商务区区域性节点辐射作用,立足上海联动长三角城市,加快规划长三角区域城市间低空载人和载货通航航线,以应用促进制造,推进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三是要开展联合招商引资。依托上海航空产业人才和民航专业机构集聚等优势,发挥大飞机产业溢出效应,市区协同招引低空经济头部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运营中心落沪,构建融合创新的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打造全国民用航空产业“第一城”。

今年1月,坐落于青浦区的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揭牌。活动现场,青浦区发布低空经济“1+4”产业赛道,“1”即一个产业园(长三角低空经济虹桥产业园),“4”即四个低空经济细分赛道。

“健全相关监管机制和标准体系,明确参与方责任与权利,试点支持上海联动长三角区域成为国家级培育发展低空经济试验区。”张英建议,以上海部分区域为试点,加快开通城市陆上航线、城际陆上航线、江河湖海水上航线,逐步推广社区配送、城际物流、低空文旅等应用场景;联动长三角区域,规划覆盖华东的“100公里30分钟”低空智慧网络群,打造常态化海岛无人机物流等商业航线,建设国家级民用低空海岛物流场景综合试验示范基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长三角地区之间的部门协同和中央企业与地方的联动,推动技术装备、创新平台、应用场景等六大协同创新,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低空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应用示范、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创新、低空产业人才发展四大高地。

k.jpg

低空经济展现巨大市场潜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低空产业技术、产品和模式不断创新,各地积极探索布局,总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这一数字背后,是低空经济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展,从航空器研发制造到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再到飞行服务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低空+场景”的持续完善和拓展,是我国低空经济探寻产业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以深圳为例,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到2025年,深圳载货无人机商业飞行将突破300万架次/年,产值规模超千亿元。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共424家企业完成登记注册,备案产品1075种,保守估计5年内无人机数量将突破千万架,产业竞争优势已初步显现,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据了解,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领先水平也为低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大中型无人机新产品不断涌现,近几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呈“井喷式”增长。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热点,其有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文转自网络,本站仅提供展示与交流,不为其版权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微信公众号

北京地址:北京市通州区砖厂北里141号 联系电话:18501370537 邮箱:zlxtkjgf@163.com
济宁地址: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金宇路康城丽景13号沿街商务楼5层 联系电话:0537-3150537

Copyright © 2015-2021 www.zlic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3002201号-1